凝聚泰山文化 承载时代精神
凝聚泰山文化 承载时代精神
孔子登东山而小鲁,登泰山而小天下。泰山作为中华之圣山,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;“泰山安则四海安”、“国泰民安”更是老百姓对安居乐业的美好寄托。泰山玉出产于泰山脚下,因泰山得名,是泰山文化的重要载体,也是宝贵的玉矿资源。
泰山玉形成时间距今二十五亿三千六百万年,吸纳数十亿年的日月精华,凝聚泰山数千年的历史文化,集国山的尊贵、国石的灵气于一身,历来被称为镇宅玉、敢当玉、吉祥玉、平安玉,被国内专家誉为国玉。泰山玉含有26种微量元素,长期佩戴,可浸润皮肤,进入人体,补充元素不足,让人体各项生理机能获得平衡,以达强身健体之功效。
秦汉以前,泰山玉就已闻名华夏。新石器时期,大汶口的先民用泰山玉制作玉铲、臂环、配饰等艺术品。先秦《山海经》记载:“泰山其上多玉,环水出焉,东流注于河,其中多水玉”。魏晋曹植的诗作《驱车篇》:“神哉彼泰山,玉石扬华英”。五代道书《福地记》中曾记载:“泰山多芝草、玉石”。明代《岱史》记载:“泰山玉久已失传”。直到当代人撰写《五岳志》还有“泰山方圆四十四,多芝美玉石”的记载。
泰山玉,从先民手中的生产工具,到部落祭祀的神符,再到封禅祭告的载体,以致万民信仰的礼器,逐渐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,也逐步成为百姓心中的平安吉祥玉。
泰山玉文化作为泰山文化的重要部分,凝聚着泰山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内涵,恰逢国家繁荣昌盛、国泰民安的伟大时代,泰山玉文化弘扬、创新和传承。泰山玉产业作为新兴产业,其发展始终坚持以泰山文化为支撑,坚持文化传承、突出文化特色,推出具有文化符号的泰山玉雕系列作品,从而进一步提升泰山玉的价值和知名度。
泰山玉研发有限公司,紧紧把握泰山文化民族性、包容性、历史性、时代性等特点,致力于泰山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,推动泰山玉文化产业快速发展,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优势,充分利用泰山玉矿现有资源,大力挖掘泰山文化,培养雕刻人才,不断开发集材质特色、文化内涵、雕刻师技艺于一体的泰山玉文化作品。目前研发生产的“稳如泰山”、“福佑平安”、“泰山敢当”三大文化主题系列作品,受到社会各界和业内外朋友的好评,并多次在玉石雕刻展评中获得大奖。
“稳如泰山”系列:
泰山有数千年历史文化的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,是国泰民安的象征,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,被誉为中华民族的神山、圣山。自古有“易于反掌,安于泰山”的说法,寓意从容不迫、震慑四方、不可动摇。用泰山玉制作的“稳如泰山”系列作品以其“稳、重、厚”的特点代表着江山永固发达、国家稳步前进、家庭事业和谐兴旺,让“泰山安则天下安”、“一石安则全家安”的信崇意识深入人心。
“福佑平安”系列:
古往今来,百姓登泰祈福昌盛不衰,表达了人们生活幸福、出入平安等朴素美好的愿望。“登泰山,保平安”逐渐成为一个美好的愿景,泰山也成为一种平安的象征,谓之“平安泰山”。平安文化是泰山玉的核心元素,通过精心打造“平安吉祥玉”,让泰山玉“福佑平安”系列成为人们普遍和喜爱的文化饰品,对建设平安和谐社会、弘扬泰山文化具有深远意义。
“泰山敢当”系列:
泰山石敢当的传说及寓意,是泰山文化非常典型,并且在全世界很有影响,在正义、勇敢、责任、担当等方面集中体现的一种崇高精神。历史早见于西汉史游的《急就章》:“师猛虎,石敢当,所不侵,龙未央”,其本义就是:灵石可以抵挡一切。民间自唐以来,取泰山石立于桥道要冲或砌于房屋墙壁,上刻“泰山石敢当”,以禁压不祥。石敢当文化集中体现在责任意识、担当意识,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,具有表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杰出价值。玉为石之精华,以泰山玉为载体的“泰山敢当”系列,不仅具有镇宅辟邪之意,更蕴含了当今倡导的敢于担当、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。
- 上一篇:泰安市泰山玉研发有限公司开展研学活动
- 下一篇:第十七届天工奖获奖名单出炉!